吉林华康:创新中做大做强的民族药业
——延边州企业30强系列报道之八
医药产业,干帆竞渡,不日新者必日退,
从一家多镇小药厂发轫,到如今拥有三家控股子公司,年生产能力10亿元,凭借着持续的创新,国家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医药产品站稳脚跟,而且实现了做大做强。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走科技振兴、产业化发展道路。”11月26日,在吉林华康办公楼一层大厅题为“科技创新 奉献精品”的“专利墙”前,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学生告诉记者,药品的研发创新不仅事关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关系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吉林华康始终高度重视新产品研发工作,秉持“生产一代、发开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方针,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3%用于新产品开发。截至目前,共开发了32个新品种,其中12个品种已获得药品生产批件,血栓心脉宁胶囊、冠脉宁片、护肝胶囊、慢肝养阴胶囊4个品种被国家发改委评委优质优价产品。
“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 35/78”、“专利号ZL2008 10051117.7”……在“专利墙”上,各种不同级别的专利证书,展示着吉林华康的创新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先机,也为行业奉献了精品。据悉,该企业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发明项目荣获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另有3项发明在中国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其中发明专利血栓心脉宁制备工艺还荣获了“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也是延边州获得的首个中国专利优秀奖。“肾炎灵颗粒”获得第三届“吉林省长白山医药创新奖”创新产品奖。
记者在该公司的包装车间看到,褐色的血栓心脉宁片小药粒经过工人与设备的流畅配合操作,快速地被封装好。“别看这药粒很普通,却是经过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才从胶囊升级出来的,此举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服用量。”据王学生介绍,药品一次开发难度大,风险大,时间长,收益慢,吉林华康审时度势,及时转变思路,在做好新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强与科研单位、各大院校的技术、研发合作,积极推进现有品种的二次开发。他们先后与北京医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医学医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加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完成了现代中药血栓心脉宁片、银花泌炎灵片物质基础、治病机理、循证医学进行深入研究。血栓心脉宁、银花泌炎灵片通过二次开发,不仅提高了药品的科技含量和临床价值,也让其销量实现了年30%以上的增长。
为实现“建百年华康,创卓越品牌”的企业愿景,多年来,吉林华康始终秉持着“取材自然,服务健康”的经营宗旨,坚持“诚信、尽责、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以不断的创新创造未来。
根之茂者其实遂。持续的创新不仅华康跻身医药强企行列,也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从2007年到2014年,吉林华康累计创造值近30亿元、上交税金近4亿元,各项主要指标均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员工工资及各种福利也实现了翻番。2014年,实现产值6917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978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289万元,上交税金9866万元,核心产品血栓心脉宁片、银花泌炎灵片单品汇款均突破2亿元。